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特种养殖场福兴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婆婆牵着一位肓人老爷爷,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乡间小道或集镇墟场。老婆婆是现年87岁的鲍菊秀,老爷爷是现年75岁的陈福初,他俩是叔嫂关系。熟知鲍菊秀的人,无不称道她是一位“心灵最善的嫂嫂”。这位中年丧夫的嫂子,对身患残疾、终身未婚的叔子不离不弃,悉心照料40多年。为了采药给叔子治病,她曾摔断腿;为了能照顾叔子的生活,她曾拒绝邻居劝她改嫁的好意;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她不让孤独的叔子住进敬老院……,其令人动容的故事,在鼎城区传为美谈。今年1月13日,鲍菊秀高票当选为“十佳善德公民”。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为你治病”
命途多舛的鲍菊秀,经历第1次婚姻突然变故后,于1962年来到了陈家,与老实厚道的陈华初组成了新的家庭。当时的陈家就非常穷,公婆早已去世,家中只有丈夫陈华初和小叔子陈福初兄弟俩,家徒四壁,两间茅草房,几件破旧家俱,在土砖砌成的矮礅上放上门板就算着是鲍菊秀与陈华初的新床。拜堂的时候屋里都站不下人。小叔子虽正值年富力强,可一直眼睛视力不好,眼睛经常肿痛,常年与药罐子为伴。几年后,鲍菊秀和陈华初的两个儿子相继降生,使本来家镜贫寒的鲍菊秀雪上加霜,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为了支撑起这个家,鲍菊秀在村里辛勤地劳作,插秧割稻扯棉梗,推车挑土修水利,样样农活都干,终年队里结算时,她和男人的工分一样多,分得的利益比男人一分都不得少。那时,家里虽然贫困,但倒也过得比较平实,全家人和睦相处。1970年的一个早晨,不幸初次降临了这家。那天早晨,鲍菊秀的丈夫陈华初见一响起得早的陈福初还睡在床上,便喊陈福初起床干农活去,陈福初发现睛前一片漆黑,怎么睁大眼睛也看不清眼前的一切,陈福初瞎了!当时,不知陈福初失明原因的鲍菊秀、陈华初夫妇俩,仍然抱有通过治疗使陈福初复明的希望。鲍菊秀对陈福初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为你治病。”鲍菊秀把卖鸡蛋、卖小菜赚来的钱,带陈福初到乡卫生院治疗眼疾。一次,鲍菊秀带陈福初到外乡的一位老中医那里治病,那位老中医告诉鲍菊秀,长期服用一种叫“决明子”的中药可能治好陈福初的失明症。回家后鲍菊秀晚上在附近的一些沟港采挖“决明子”时,在踩到长满青苔石板上不慎跌倒,造成右腿骨折,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这使鲍菊秀痛心不已,为叔子药没采到,自己摔断腿还用了几百元钱。由于舍不得自己用钱,原骨折处的钢板一直都没有取出来。腿伤基本痊愈后的鲍菊秀,没有放弃给叔子花钱治病,她和丈夫带着叔子继续寻医问药。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叔子的病没有一点好转。她与丈夫商量,卖掉家的一头肉猪,用卖猪的钱带叔子到长沙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湘雅医院)治病,专家经检查后告诉陈家兄弟俩和鲍菊秀,陈福初的失明,是因为慢性视网膜炎导致视网膜脱落,已无复明的可能。现实击碎了全家人让陈福初复明的梦想。此后,鲍菊秀与丈夫一道担负起了照料失明的叔子和年幼的两个儿子的家庭重担。
“有我吃的,就有他吃的”
全家人的日子艰难的维持到了1980年,鲍菊秀丈夫陈华初右上腹疼痛、全身乏力的症状突然加重,一到医院检查,发现陈华初患的是肝癌。陈华初卧床后在弥留之际,拉着鲍菊秀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放心的是福初,拜托你好生照顾好他。”鲍菊秀含泪地说:“你放心,有我吃的,就有他吃的;我在世一天,就照料他一天”。几天后,陈华初带着对双目失明的弟弟和尚未成年的两个儿子牵挂,带着对妻子的无限眷恋撒手人寰。鲍菊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那以后直到现在的几十年时间里,她一直履行着对丈夫的诺言,悉心地照料着陈福初。每天,鲍菊秀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敲陈福初的门,因为陈福初分不清白天晚上,不喊醒他,他不晓得天亮了。之后,鲍菊秀就给他倒尿盆,照顾他穿衣起床,忙活着做饭,把饭菜端在陈福初的手里。几十年过来,这已成为鲍菊秀的习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福初患上了一种叫“蜂窝组织炎”的皮肤病,身上的脓疱疮,此消彼长,常年流脓滴水,十分恶臭。鲍菊秀每天几次用药棉为陈福初身上的脓疮排脓,一天多次用中草药煎的水为其擦身。由于鲍菊秀的精心护理,加上内服外敷药物治疗,两年后陈福初的皮肤顽疾慢慢的好了。早些年,中年时期的鲍菊秀除了照料陈福初以外,还要下田地劳作,养鸡养猪,种菜栽树,以维系全家人的生活。年龄比嫂嫂鲍菊秀小12岁,力气比嫂嫂鲍菊秀要大的陈福初,不甘在家吃闲饭,争着做一些重体力的简单农活,于是,鲍菊秀当起了陈福初的“眼睛”,经常牵着陈福初挑谷挑水,提较笨重的东西。一个腿脚不方便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子,要养活全家4口人,实在是太艰难了。那时曾经有邻居劝告鲍菊秀:“还是早点改嫁吧,莫让自己拖垮了。”陈福初也知道自己是嫂子的累赘,不只一次哭着求她找一个好人家。鲍菊秀又何尚不希望有一个男人为她分担一些重担呢?可是,一看到双目失明的叔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对邻居和叔子说:“我要是和他人再婚,就要带上福初,世上哪个男的会乐意呢?我要是离开福初不管,我对不起死去的华初,我也不忍心呀!你们不要再提这事了,等孩子大些了,家里会好起来的。”
“不能把麻烦交给政府”
鲍菊秀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已自立门户,一直在外打工,小儿子到隔几十里远的白鹤乡做了上门女婿。两个儿了成年后,倒也孝顺母亲和叔父,常给两位老人一些钱财。现在,两位老人的日子确是比以前好过一些了。几年前,鼎城区政府为陈福初落实了“五保”老人生活保障制度,每年发给陈福初生活费1200元,每季度发放一次。加上鲍菊秀儿了孝敬一些钱财,两位老人不用下田地劳动,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可是,随着两位老人的年龄进一步增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鲍菊秀早年固定断骨的钢板,由于弱碱性体液的长年腐蚀,现在右腿伤处发炎,一直肿痛,平日柱着拐杖,一瘸一拐的。陈福初20多年前,双耳开始有些背,发展到现在几近失聪。眼看不见,耳听不到的陈福初,现在已经是离开嫂嫂的照料就寸步难行。去年初春的一天,鲍菊秀到集镇上买东西去了,陈福初因口渴,倒开水喝时,竞将开水倒在了左手上,烫起了一个大水泡。鲍菊秀回家发现后,不停地自责,再也不敢离开陈福初了。鲍菊秀的大儿子见年近九旬母亲苦了一辈子,想接母亲到自己家里享几年清福,把叔叔送到附近的敬老院,并与有关单位接恰好了。一天晚上,大儿子当着母亲和叔叔的面,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两位老人。深感愧疚的陈福初当即表示赞同。可是,鲍菊秀对大儿子说:“送你叔到敬老院,他离不得人呀!不要把麻烦都交给政府。我照顾你叔几十年了,已经习惯了,若是我离开他,他离开我,俺心里都不安,还是我与你叔在一起相互照顾吧!”。大儿子见母亲说的也在理,就没有再强求母亲了。
鲍菊秀大仁大义善待双目失明叔子的事迹,感动着社会。一些好心的邻居,经常给俩位老人送些吃的、用的。
2010年11月5日至今年1月10日,常德市鼎城区政府广泛开展了“十佳善德公民”评选活动,经过基层组织的推荐,评选委员会将鲍菊秀列入20名候选人之一,她的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在当地电视台报道后,一些民众纷纷采取网络、电话、信函的形式,有的还亲自登门到评选办公室,表达对鲍菊秀的钦佩之情,并投给她庄重的一票。1月13日,评选结果揭晓,鲍菊秀以高票当选鼎城区“十佳善德公民”。2011年1月21日,鼎城区委、区政府在2011年春节晚会上予以了表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