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基层减负情况。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年来,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以“为基层减负”为契机,让村干部们从疲于应付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如今在港中坪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随处可见的是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扑面而来的是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他们用实际行动回应着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书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现场】上门走访
清晨,港中坪村妇女主任刘桂英开启了新一天的走访工作。走访监测户冯久芝,一方面是了解她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是为她讲解危房改造申报相关流程,宣传相关政策。
【现场声】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民 冯久芝 我还搞不清楚,到底是建房政策先下来,还是我们先搞。
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 刘桂英 危房改造首先是你这边要先启动.....
曾几何时,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让港中坪村的村干部们疲于应付、分身乏术,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更是有心无力。形式主义的"枷锁",不仅束缚了村干部的手脚,更制约了乡村全面振兴步伐。
【同期】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 刘桂英 减负前我们村干部的压力还是非常大,也非常忙,因为每天都忙于这些开会啊,整理各类报表,然后还要迎接各类考核,根本没有时间下到农户当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像以前的监测户,我们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动态。
基层减负政策有效落地给村干部们吃下了“定心丸”。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港中坪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推出干部轮班制,放开村干部手脚。眼下,去田里察看春耕备耕,到村民家谈生产、说政策,为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微心愿……村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同期】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 刘桂英 我认为基层减负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事做了, 也不能够持有躺平的心态,我觉得我们是要腾出更多的时间,下到农户当中帮他们解决这些实际的困难。
破解基层治理密码,为基层减负是前提,为发展聚力是关键。一年来港中坪村支两委全身心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中。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村支两委积极协调,完成了自来水增压工程,让200户村民用水更稳定;完成67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土地肥力和灌溉效率,为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新修1.07公里产业路,方便农产品运输;打造约1公里亲田栈道,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光,推动农旅融合;完成5栋旧房改造,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新建污水净化池,开展污水整治行动,全面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此外,一座崭新的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期】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段德喜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让我们干劲十足,基层减负不是少干活,而是要把力气花在刀刃上。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港中坪村越来越好。
现如今,走进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挂牌简洁明了,室内墙面干净整洁,办事大厅看起来更加清爽。和牌子一同减少的还有职能部门交办的事项、要求村里开的证明、村干部手机上种类繁杂的微信工作群等。减负的红利持续在释放:数字乡村平台上线让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积分制"管理激发村民自治热情....良好的治理成效让该村成为鼎城区减负增效示范村。
港中坪村的蝶变是鼎城区持续为基层减负、为干部减压的生动缩影。一年来,鼎城区持续调制减负“药方”,统筹抓好九大领域专项整治,大力开展“清牌子,减督检负担”“清证明,减纸面负担”“清群组,减指尖负担”“清事项,减跑腿负担”的“四清四减”工作,将每个村(社区)牌子精简规范至室外3块、室内7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99.9%,村(社区)不再开具30多项证明事项,工作群、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政务应用程序压减一半以上,全区性文件、会议也持续减少,“四清四减”工作经验获中央改革办全国推介。
【后主持】鼎城融媒记者 张宇泽 从"键对键"的电话沟通到"面对面"的上门服务,从精简挂牌减事务,到数字平台提效率。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鼎城区以基层减负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乡村,在这一政策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鼎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肖芳